星期日, 4月 02, 2006

4月1日後仍要談身心情緒

假如有那麼一棵植物,種植不得宜︰需要陽光卻被置陰暗,性少水卻天天潮濕,結果不難預料,枝葉枯敗,形態萎靡。尋醫求方,卻道是︰枝葉枯黃為一症、落葉為一症、瘦弱又為一症,治葉為一醫、治枝為一醫、治根又為一醫。哪一門子的事兒找哪一門子,分門別類,專業得很。

荒謬嗎?

今天看到這段報道︰2.6%人口患慢性疲勞症,其實同樣荒謬。再次證明現代醫學的無知與乏力。此慢性疲勞症的斷症定義,所謂頭痛、手腳關節痛、食物敏感、腸胃敏感等症狀,又與抑鬱症、脊椎病有何不同,如何分開誰跟誰?再進一步說,又何以見得可以和心臟病、肝病等有所謂明確診治對象的病,截然劃分得開來?何以見得兩者不是身體於不同階段呈現的狀況?一片葉尖開始發黃的葉,是否該和半枯的葉,分開來解理及處理?

其實,一如「自我」、「身份」這些概念,身體也一樣,不應被封死在一種凝滯不動的想像中。事情都是在變動中的,就像天上的雲,差別只是促成變動的規限與內在動能之間的張力之強弱。若長時期此消彼長,身體一直處於疲累、寡歡、疼痛中,又怎會不惡化,怎不惡疾叢生。心臟病、肝病也不見得可是一夜間煉成的吧?﹗已錯過上醫之機,又眼白白看著中醫醫人之機流過,偏要等下醫來醫病,怎不荒謬。

在自己的範疇內解釋、處理不了的,就胡亂弄個名目,然後判個近乎絕症,驚死你唔死再開啲類固醇。

早兩年,生理期出現問題,求診於西醫婦科。謂荷爾蒙失調,開了一星期份量的荷爾蒙藥(很諷刺,這些藥都是擔負著婦科癌症的風險的,又一疾病是製造出來的暗示)。硬著頭皮服完,不該出血的時候仍出血。作罷,結果還是服中藥調理好。

身心的症狀,不過是在告訴我們,生活出了問題。例如不夠陽光、太多水份,簡言之,不俱備良好的存活條件。那麼突破問題的決口,總應該到生活裏,以及自己如何對待生活裏去找。

這幾年,與其說是在對治身心,不如說是在重新整理過往的生活。在梳理的過程,自當明白,如那誤置潮濕中的植物,不病就怪。繩之將斷,要研究的不是為何斷於那個必然中偶然的缺口,而是兩端拉扯之力何來。

精神,或曰情緒的力量,自從現代概念將身心兩分家之後,人就和自己失去了聯繫。例如,我不得不用身心二字,才能表達一個整全的人。其實如水之能載舟覆舟,精神、情緒的力量,同樣可以是健康的泉源。其實一點不玄乎,精神的力量經常在身體上呈現自己,卻同樣經常被忽略或硬性排拒。相信大多數人都曾有過在緊張的時候拉肚子的經驗;也有醫學界做過實驗,在量血壓時,高血壓患者若能集中精神想些開心的事,血壓就會低下來。

西藥測試過程中的 placebo效應,就更能說明問題。但有趣的是,placebo 是這樣被定義及定位的︰
A placebo is an inactive substance used in clinical trials as a control, with which comparisons can be made to the real drug. It is used to determine if any effects are real or psychological.

真要問,假如根本什麼藥都不用,只憑一種信念(相信藥是有效)已能達致治療效果,不是應該拍手稱賀嗎?怎麼就對精神力量的強大視若無睹,反而落得個科學實驗中的bias?﹗不荒謬嗎?只能如是想,藥廠生意龐大,生存茲事體大。那麼我們應該對「心理作用」這四個字重新理解,意思是確認從心理信息達致物質上的真確效果,而非將之硬要視為虛幻。真不成藥物達成的物質效果,才是「真」的?明明身體感覺好了,也要否定不算數,不荒謬嗎?

初接觸針灸的時候,不明箇中道理,聞醫師道來,針灸其實是信息傳遞,所謂治療,不過是刺激、喚醒人體內在的自我修復力量而已。換句話說,若一個人自己能向身體輸出信息,也就是自己的治療師。都沒什麼稀奇,本來就是在我們裏面的自我調節系統,不過外在規限越來越迫得人電線短路,與自己失去聯繫,反而把搖控器雙手奉於現代醫療管理。

認識的浸會畢業的年輕中醫師,每每嘆發展中醫難,因為研究要被醫學界承認,先要過實驗一關。實驗的意思,當然就是要control variables,找出個別independent variable與dependent variable之間的普遍因果關係。但中醫原理根本不是這一套,大長今都有話,同病不同醫、不同病的有時反而又開相同的方子,根本沒有一本通書可以看到老,因為醫治的對象,是由不同經驗累積而成的,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回復平衡。而現代醫學的對象,卻是病而非人,往往病是可能治了,人卻好不了。

要把自己的身和心的線路重新連接起來,就是要培養自己的精神力量。再說一次,其實一點不玄乎,稱之氣功或靜心,只是道家與佛的差別。說得再白一點,不過是對自己的關愛,把這種正能量帶到身體不適的部位,對自己溫柔、對自己好,身體接收到信息,就會慢慢康復。哭的時候總會想借個膊頭來挨一挨、找個人來抱一抱,就是出於物種需要一種安慰、關心的力量。但現在我們連對自己都冷漠。

自殺的意思,不僅是找個窗口往下一跳那般狹窄;苟苟且且、了無生氣讓自己枯萎,何嘗不是一種放棄。作為一個頗有經驗的病人,也開始學會觀顏察色。一個人健康否,其實不必由醫生來告知。醫、相,本也是一家。

《易經》是一部要讀的書。只嘆自己中文根底差。

31 Comments:

At 9:46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謝謝你的文章.
厚顏地想, 也許可當作我<burnout>的一個回應吧? :P

我知道, 自己的身心都有所缺乏. 也缺乏休息... 不過, 你說的對, 就是對自己也冷漠 - 不懂得對自己好.

唔. 我真的該早些睡...

 
At 10:08 下午, Blogger MissLee said...

身體與自然一樣是可以平衡調節的。它自己會發出訊號,告訴我們該在當下為它作什麼。我們每每不相信天然的警號,卻盲從科學實證。

好像最近外婆明明是有心病,卻誤以為身體機能出毛病,吃了治高血壓的藥,身體反而弄壞了。

心病還須心藥醫。

巴士電視在播有關抑鬱症的宣傳廣告(?)著名的精神科醫生話抑鬱症是什麼荷爾蒙失調,並非放輕鬆身心便治得到,必須靠藥物治理。我真的半信半疑。

 
At 12:44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miss lee,

to a certain extend, it is true that people with depression can't heal themselves by simply relaxing as there is imbalance in the brain chemicals.

yet, it doesn't mean that taking those western medicine will do. it may be able to deal with brain chemicals but with side effects.

chinese medicine uses other ways to deal with it.

i mean if one has depression, s/he MUST seek medical advise. don't try to deal with it by oneself, it is very difficult.

unless one is an experienced patient like me, we may have ways to deal with it (taught by other doctors and with our own experience), still we have to judge whether we can deal with it by ourselves. sometimes, it is not ok too. then, it is better go to either clinical psychiatrist (those who don't give you drugs but do alternative treatments) and also chinese herbalist or acupuncture.

take care,
sun

 
At 12:5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for your reference:
針灸是如何治病的… …
http://aahsun.com/wpblog/?p=36

 
At 10:10 下午, Blogger MissLee said...

晨,那我想問多一點點…除了天生和遺傳的抑鬱症外,有沒有原因令腦內的化學物突然失衡﹖比如產後抑鬱,因為身體的狀況變化,我明。但比如至親的離去或經歷大災難呢﹖

 
At 11:12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trancelove,你實在太客氣了,寫此篇,就是希望與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分享一點想法。好好休息,讓腦袋靜下來,就是對自己好。生活太忙碌煩瑣,與生的休息自我調節反變成需要學習的事,沒辦法。大家努力。

misslee,講開現在人們總傾向不相信天然的警號,其實那位不幸因浸藥浴猝亡的男子(即患慢性疲勞症),如果能聽到身體的警號,可能不致發生是次慘劇。因為他第一次浸藥浴,已覺頭暈不適,這就是身體發出的嚴重警告了。但後來他還是堅持再浸,就發生了事。不過,我也明白,久病的人,是會對自己及身體失去信心的。唉。

至於抑鬱症的成因,以我的理解,如頭部受過撞擊、頸椎病變等都會誘發發病,而慘痛的經歷如導致長期落入負面情緒中,則亦會引致不平衡。哦,還有長期失眠。

因為當人長期處於緊張、壓抑、疲勞、傷心的狀態中,肌肉會拉緊,影響臟腑運作,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影響腦波。

而放鬆的時候,例如打太極(當然前提係打得放鬆),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內啡呔的物質,令人感到快樂。

我想,也就是身心互動的關係吧,大笑的時候,身體會放鬆;能放鬆身體,人就會開心。反之亦然。

 
At 2:43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藥廠為通過政府對藥物的要求,在研發新藥後要作一連串的測試,當中包括一連串的實驗,實驗的樣本不多(實驗樣本的多少是有一個爭辦了一百年的問題,這裡不詳述),而Placebo往往有所謂的Bias,我想我們要信科學.所謂不藥而癒在實驗的設計已經消除了,方塊設計,拉丁方塊等設計已把實驗的Bias消去,除了設計實驗外,分析實驗還有一定的學問,還有,實驗的結果,我們盡量都會用計量數值的方法得出,不行的時候也會用Categorical Data.

報章上的所謂統計(有一些還是學者做的),一點也不科學.

 
At 2:54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現在的醫生(中醫及西醫)都沒時間細心想想你什麼病。

 
At 3:10 下午, Blogger LEE CL said...

長期飽受壓力、焦慮的生活方式,就抑鬱囉。身體既野你話好玄又得,其實佢同你又好鬼坦白,不過我們總是以「意志」壓制之。長期腰酸背痛無非打電腦所然,「條氣唔順」、「肚谷谷」、「眼圈發黑」、「手脚、項背冰冷」等等,通通同肝鬱有關,再日日食埋晒D 垃圾食物,成日捱夜,一早未瞓醒又仆出去同人廹,成日吹冷氣、養細菌... 唔死就得番半條人命咁囉。躁鬱十年,心得只有呢幾句。

 
At 10:37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MISS LEE,

腦內的化學物突然失衡,是西醫的講法,如一豆說,有很多原因,中醫的理論,是整個人來看,有時,經歷大災難那些情緒,是要由心去解開,和處理肝的問題,主要是肝鬱,智良寫的是多年經驗,很重要,病,其實是我們生活的反映,我們面對生活的反應,要醫自己,是要看我們是在一個怎樣的生活之下。

針灸,幫我們的身體重拾反應的機能,城市人的身活,太麻木,身心相隔很遠,也是一豆寫的這篇文的意思......

祝好。

 
At 11:10 下午, Blogger LEE CL said...

Miss lee,呢篇妳可能有興趣讀讀。

In his book The Making of a Psychiatrist, Dr. David Viscott quotes Dr. George Maslow, a physician doing an obstetrical residency, making the following remark: "Come on, Viscott,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 postpartum depression? I've seen maybe two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I think it's a lot of shit you guys [you psychiatrists] imagined to drum up business"

more on the whole myth of bio-chemical "causation" of "depression" ---

http://www.antipsychiatry.org/depressi.htm

 
At 12:08 上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Descobridor,我並非相信不藥而癒(指什麼都不用做),只是認為在治療方法中,除了服藥這種直接的物質介入,還有其他的方法,信息及能量,不應被排拒為迷信或不存在。舉那些例子,不過為說明,心絕對有能力影響、改變身。又或說,二者根本是一。

畢竟,藥物,尤其是西藥,其副作用往往帶來很大傷害。

悠鳴,看醫生是挺講運氣的。但身體久佳的人,往往時運唔高。

智良,如果我們有同等的"意志"來個反壓抑、傾瀉而出,大概可以炸掉一個城市。今天在電梯碰到大廈的清潔工人,他一進電梯就發炆爭,可能係我落佢想上掛。然後就一頭挨落牆度瞌埋眼。我望係佢,四、五十歲,面青口唇白。

仲有,尋日去美國快餐雞借廁所,入到去,三格廁所兩格壞,個清潔工人拿住地拖面對住廁格門發呆,好後生的女孩,神情呆滯,同樣面青口唇白。個廁所入面幾乎冇樣嘢唔壞,但出面個門面,超豪。

 
At 1:21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極度同意你所說的對自己的精神力量. 在看似忙碌的生活裡, 人各自追求各式各樣有形, 卻忽略了無形which其實最為重要..

 
At 12:08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一豆, 你說的令我想起周兆祥(?)說過 "Cancer就是代表身體想死"的論調.

而其實, 不論是電視劇, 或是我們自己也懂得對病重的人說 "就要看他/她自己的意志能不能熬過去了"的話吧... 只是, 這些智慧我們只在出狀況的時候才會想起記起吧.

我想, 我也該找回年多前旅行時拍下的照片來作 wallpaper給自己一些盼望吧. :)

 
At 9:47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wilmet, eli, 謝謝留言,有空再來。

trancelove,你提到電視劇,其實正好道出精神力量作為last resort的慣性思考,大有本死無大礙的意思。

又想起,早前有關老人家的醫療保險,要在西醫宣布無能為力後,才可以看中醫,否則不能claim錢。

其實我並不反科學,只要科學不那麼霸道。有趣的是,科學經常被視為真理,但實質科學的求真精神,正是在不斷的falsification中建立。這種邏輯下,本不是該謙卑些嗎?

trancelove,不要找舊照片了,不如安排一下去一個真的旅行吧﹗

 
At 3:19 上午, Blogger  said...

不同意 placebo 整段。西藥測試過程中 placebo 被視為科學實驗的 bias,是因為科學實驗的見的在於確定「藥效」,即「該藥令服用者有幾健康」,而不是「服用者服藥後有幾健康」。正如你後來所講,重點是「藥」而不是人。

正是因為「吃藥未必一定有用」以及「不吃藥未必一定無用」,科學實驗才要把藥效與心理作用分開,嘗試量度清楚兩者的極限,從而得知什麼時候有或根本毫無吃藥的必要。

如果「對精神力量的強大視若無睹」,根本可以 ignore 所有 placebo effect,control 都費是。

西醫又是否真的這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呢?其實都是,但我覺得這只是因為西醫的知識體系沒有中醫那種「宏觀」;他們習慣斬件處理,但不代表他們認為身體跟心理完全是兩回事。我就未遇過一個西醫對我講食藥就可了事,通常還會接下去講:「休息多d,唔好咁夜訓,做多d運動,唔好比自己咁大壓力...」

 
At 12:09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解放北路,謝謝留言。

Placebo一段,目的為說明心理、情緒對於治療真的有效果;這也是我整篇文章最希望帶出的信息。

或許我還未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吧。我並非指藥物生產者"無知"於"心理作用",而是指"心理作用"並沒獲得現代醫學的重視,被視為治療的其中一部份(意思是,只有精神問題才會用心理的方法,而其他臟腑的病,則不會;這就是我一直詬病的分類的問題,因為我們的身心為一,不能分開)。這是我指"視若無睹"的意思。為何不把資源投放去研究何解有些人憑著"相信"(即沒有真的服藥)就已能達到治療的效果?怎樣開發這種力量?卻反而繼續研發對人more often than not有副作用的藥物?

當然,我不會不明白以現代分工來說,這絕不是藥物研發者的責任。

但我要質疑的,正正就這分隔式的治療。因為我們的人,並不能夠"醫"、"藥"地分隔開來。

或許我的引論不夠精細,那就請讀者ignore我的申論吧。不管你相信中醫還是西醫,有病的時候服中藥還是西藥,都不要緊,我只是希望大家能重視自己心理、情緒的力量,重視身體給予我們的信息,不要將之斥為虛幻。只是這樣。

每天乘地鐵,看到很多張呆滯、不快樂、面青青的臉,我就希望大家能多重視自己的精神健康。都市病,哪裏來,哪裏去。

 
At 12:22 下午, Blogger Cross said...

我...是不是該說些什麼呢﹖

熊一豆﹐有很多晚我是坐在藥房看你的 blog 的。你的文字很醒神﹐拿著拿著﹐要送朵花給你。

不過﹐今次的文章和留言令我有點不安﹐Day off 的節目便是要回你的blog。:P

先談治標與治本。說起上來西醫真的不及中醫注重病的根本問題﹐但我又懷疑﹐中醫是否一定能治本﹖那﹐治不了本的話﹐治標是否便毫無意義﹖例如一般的 viral 傷風咳﹐我們都知道﹐不治也會好的﹐但難道西醫不應該給病人止咳止鼻塞嗎﹖煩人的畢竟就是症狀。不過一豆你的醫生只給你開一星咁大把的賀爾蒙藥﹐是擺到明治標(那你的中藥吃了多久﹖死﹐吊起我條癮)。還有一點關於抗抑鬱劑的想補充。看過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訪問﹐病人說得很好﹕"I think maybe the antidepressant helps put you in the right frame of mind to understand things, but I don't think your problems are going to go away if you don't have therapy." 放鬆心境﹐說得容易啊。我有個在服鎮靜劑的病人是單親母親﹐家裡兩個自閉症孩子﹐每次來都像是疲勞不堪的﹔還有超時工作﹑受最低工資的人﹐叫他們怎樣放鬆﹖他們連 "put their minds in the right frame" 的空間也沒有。在未能治本前﹐這些病人需要長期壓制症狀。

數年前認識了一位讀中醫的朋友﹐和中醫切磋的結論是﹐慢性疾病中醫來調理會見效些﹐說到急性病﹐西醫方法則有時必須。比如湯藥吃不下了﹐針灸完也未吃得下﹐噤﹐西醫來個靜脈注射囉。過敏性反應血壓急速下降﹐不打腎上腺素﹐即死。 西醫當然也有疾病預防﹐疫苗便是個好例子。至於中藥和西藥的副作用﹐大長今也有說吧﹐藥物是沒有分正藥和毒藥的﹐用得其所是正藥﹐用之不當是毒藥﹐確有其理。治療疾病的過程﹐不論中醫或西醫的方法均有其危險性﹐用藥每每是 risks and benefits 之間的衡量。必須明白的是中藥亦為 chemicals ﹐進入人體後亦如西藥一樣﹐會在體內其他 chemicals/ enzymes/ receptors 上運作﹐只是我們還未知道運作在哪(所以我常說﹐就算曲解中藥理論﹐以其當西藥研究﹐當中的 drug candidates 已足夠可賺一筆 :P) 。西藥不一定『很多副作用』﹐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危險程度﹐危險性高的藥要更小心監察﹐我的工作便是要很長氣的問病人吃了藥有沒有哪裡不妥﹐同一種藥病人 A 服用後有副作用﹐B 又可能沒有﹐很多病人長期服藥也不會有副作用。中藥學也有近似的道理吧﹐不然『以毒攻毒』這個詞是怎樣來的。

中醫和西醫作為兩個 thinking models﹐都是想以方法去 approach truth﹔畢竟 Truth 只有一個﹐不會因為人用哪個 model 考究而改變的。Model A 又未必要能和 Model B 互相解釋才能接近真理。以前有個很無知的念頭﹐想以西方技術把中藥發揚光大。但是要用中藥做個 ra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所需的 placebo 往哪裡找呢﹖中藥難吃﹐我從哪裡找個又苦又臭味道一樣的湯水﹐而又沒任何生理效應的。西醫總愛對『非傳統治療』的研究報告雞蛋裡挑骨頭(雖說中醫有幾千年傳統﹐但是西醫永遠當自己才是傳統)﹐我還想過會不會有人問﹐你的藥剛煲完﹐那個溫度會不會對實驗結果有什麼影響﹐我要在試驗者服用藥物前﹐把溫度計在藥湯裡放一放﹐又在 placebo 裡放一放(by the way 一豆小姐對 placebo 的說法很是有趣)。一碗中藥可能就有幾十種 drug molecules﹐分開煲又未必和大鑊熟一樣﹔再來假設﹐若真是那麼仔細把湯藥內每種 molecules 製成藥丸﹐便可以來個 ra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了麼﹖藥物用來醫什麼病﹖病人又由誰來斷症﹖就算中醫來把病人歸類﹐西醫也會說﹐你這個算什麼病﹖這個不是病﹗說到尾﹐兩個思考範疇不同。若把中藥硬以西方科學方式研究﹐得出來的最多只是街坊問藥師『膽固醇過高唔想食藥食咩好呀』的 herbal 藥丸﹐或把整個處方裡其中一兩種草藥﹐拿來製成如熊一豆所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西藥。

接受不同思考範疇的極限﹐會是接近真理的開始吧。Models 的極限﹐便好像 Descobridor 說有些統計做得很不科學﹐但﹐就算數據很完美又怎樣呢﹖這是 mathematical model 極限的例子﹐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並不代表 clinical significance﹐我的熊貓眼口唇乾坐唔定勁為食也可和其他同樣症狀的人一起做個很科學的統計。昨天才看完一個很嘔白泡的圖表(藥廠派發給醫護人員的廣告)﹐圖表上有兩個很漂亮的 curves ﹐比較必理痛最新的炸彈丸和現時市面上最快分解的止痛藥﹐必理痛比對手快一大個格。再看 X-axis﹐每一格是﹐嘩﹐五分鐘﹗真的當專業人員是白痴嗎﹖還怕我們會被騙似的﹐寫明﹕『非人體測試﹐分解速度可能不反映臨床效果。』他們﹐還敢。但是病人會願意付雙倍價錢﹐來買他們所以為的特效藥。而藥商從病人口袋賺的錢﹐多是用了來作這類垃圾研究的(然後再『發明』多些貴藥﹐再做多些垃圾研究)。關於藥廠近年的垃圾研究﹐Marcia Angell 的《The Truth About Drug Companies》裡有更詳盡的分析。內容大部份是負面批判﹐作者也不是說藥商從沒為人帶來過好處﹐只是它們有多好﹐它們自己已說過很多遍了。

我想﹐如果長今可以知道今日的生物科技﹐她還是會很雀躍的。加上她的中(韓)醫學 thinking model﹐可能發現又會不同了。西方醫學的 thinking model 在現今大行其道﹐甚至可以對不在其解釋範圍內的說﹐「你們那些都是不能接近真理的」。對於個別思考模式的絕對信賴﹐是尋根究底的人必須避免的陷阱。要西方醫學家來接受科學以外的思想模式﹐畢竟是難﹐因為他們的學說都建基在實驗﹑推論的模式之上。要他們接受在此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解釋事實﹐等於是信仰的催滅。倒過來想﹐若現在當道的是中醫﹐會不會也把西醫的學說壓制呢﹖尋找真理的人﹐往往是推動真理的絆腳石。所以學者說話更要小心﹐實驗亦不可亂做﹐因為多幾個學位又有地位的人﹐口裡吐塊屎出來﹐別人都當成金了(順道回應熊一豆關於屎的反思)。

(Sorry﹐我說起藥和科學上來﹐是可以非常長氣的。職業病。)

 
At 12:51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謝謝Cross,這麼長的回應,好像還是第一次哩,真令人感動﹗

正在趕功課,過兩天再回﹗

 
At 9:53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一豆,Cross,
中西醫兩種思考方式,稱作不同Paradigm會好一點.只是兩者對現實的詮釋方法的不同,而熊一豆在兩者之外提出了心理作用的重要,則是第三種的Paradigm.大家前提不同,我們不能爭辯,只能互相參考而已

另外,醫學藥物的商業廣告,通常對像都不是藥劑師,醫生,這樣的把戲很容易給你們看穿,他們在商言商,是藥業的悲哀吧?

藥物統計學裡的Statistical Significance,通常用上P-Value,而P-value就是假設一個Hypothesis為正確之下的,由統計計算出的Probability令Hypothesis的推翻與否,所以P-value不是Hypothesis正確與否的概率,這出現了基本的邏輯問題.我不敢說Statistical Significance是否等於Clinical Significance,但是Statistical Significance肯定不等於猜想正確的概率很高。除了以Significance看Model,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是這已超出政府對醫藥證明其有效的要求.

西方醫學通常很純粹從「因果關係」著手,有果必有因,故此這種思維很直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受西方醫學排斥的醫學很多都是脫離了這種模式,可能因同時又是果,果同時又是因,這樣就很難以分析性的方法入手,那要做一些非因果分析類的實驗,這有點像工程學的控制理論,西方懂得把控制應用到其他科學上,卻甚少在醫學認同這理論,很奇怪.

我想我也說得太多了.

 
At 11:18 上午, Blogger Cross said...

嚇得阿Cross即刻要落樓下跑十個圈。Descrobidor﹐你知不知道我常常發惡夢是上統計課的。

我只是說﹐數學是在醫學研究裡的tools﹐若研究的題目不對∕無聊﹐就算數據多完美也不會提高整個研究報告的價值。就像那個慢性疲勞症的調查。

以病人為對象的 prescription drugs (要醫生處方的藥)的廣告在加拿大是禁止的﹐所以藥廠的印刷只會派發給醫護人員﹔必理痛不需處方﹐但那個廣告是給醫護人員的... 其他處方藥的嘔泡例子我還多著呢。

 
At 10:30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回應Cross︰

看了你的留言,第一個反應是感到很奇怪,我到底寫了些什麼會令人感到不安?於是把自己寫過的,包括正文、包括回應,再重看一次。我想,你的不安,來自你認為我有把中醫藥捧成新權威之嫌。不過,這個印象,有偏頗。

如Descobridor所言,我寫這篇,目的並非要來個褒中醫貶西醫的對立---儘管我對現代醫學及其管理,從不諱言有很大保留。若你有留意的話,我在回應解放北路時說道︰

「不管你相信中醫還是西醫,有病的時候服中藥還是西藥,都不要緊,我只是希望大家能重視自己心理、情緒的力量,重視身體給予我們的信息,不要將之斥為虛幻。只是這樣。」

我寫此篇的目的,是希望人能聆聽自己身體發出的訊息,不要身心割裂,因為這是很多問題的根源。我在回應MissLee時提及︰

「misslee,講開現在人們總傾向不相信天然的警號,其實那位不幸因浸藥浴猝亡的男子(即患慢性疲勞症),如果能聽到身體的警號,可能不致發生是次慘劇。因為他第一次浸藥浴,已覺頭暈不適,這就是身體發出的嚴重警告了。但後來他還是堅持再浸,就發生了事。不過,我也明白,久病的人,是會對自己及身體失 去信心的。唉。」

這個男子的個案,是我寫此篇的緣起。而他浸的正是中草醫(亦當然是在西醫宣告治療無效後---多些資料補充,他接受的治療包括針灸與浸藥,前者令他覺得有改善,但後者令他感到不適),所以你應可見,我並沒有獨尊中醫藥,我想指出的是,若身體告訴我們某一種物質令我們不適,就不應勉強。說來說去,我是在強調信息。

另,我在回應Descobridor時說︰「畢竟,藥物,尤其是西藥,其副作用往往帶來很大傷害。」亦可見,我是把中藥也包括在內的,並沒有把中藥捧成神藥。不過,以個人經驗(包括身體親朋戚友的)來說,我仍會認為西藥的副作用比中藥強及普遍。

又如我在回應TranceLove時提過我並不是全盤反科學,我亦同時不是全盤反現代醫學的。你提到西醫對急症的救急作用,我絕對同意。此點其實阿晨在回應時亦有提及。但此點並非我行文的目的,所以認為沒必要在文章內下這個註腳。

解釋這麼一大段,不過想告訴你,我的文章,無意把中醫視為真理從而貶抑西醫。若我的文章存在一種對立的話,那應該是,人與現代醫學的對立。

雖然你找我爭論中西醫之對立,是有點捉錯用神,但我還是有一兩點可以再回應。

1. 治本
對我來說,本不在中醫或西醫,「本」在生活,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這個「本」,包括對待生活的心態、包括實在的安排及處理。以我的頸椎病來說,若我不改變姿勢,每天仍縮成一隻蝦米那樣用電腦,又不做運動,那麼,看神醫也沒用。

至於中醫的「治本」,我只能這樣說,我理解其本為平衡二字。給中醫一個人,他會看失衡有多嚴重,即是處於上醫、中醫或下醫的階段。而治本的意思,就是令這個人盡量回復平衡。但,是否能完全平衡過來,有很多因素,包括失衡多久、多嚴重,生活、心態可有改變,等等;當然,更重要是醫術是否高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是很有趣的,看過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吧,就這個意思。

2. 社會結構中的人
如你所言,在某些情況中,即使打坐、靜心、瑜伽這些不必要花錢的自我療法,仍是奢侈的,沒其他辦法之下,服壓抑症狀的藥,是唯一的……可以做的事。日日埋頭苦幹的打工仔,欠的就是時間及空間,去靜一靜,讓自己的身心重新接駁。當馬克思提出「異化」的時候,更多是指生產者與生產過程及產品的異化;而現在,更嚴重是,我們身心的異化。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這正好指出了,周遭的事物,都是相關的。我們的健康,又怎會和社會的制度不相關?這就是李智良一直在強調的。所以,沒有事情是孤絕的,「本」,仍在生活裏。

3. 任何一種Paradigm變成無理排斥異己的權威,當然都不好。不過,就目前中醫的位置而言,這種擔心,還是早了一點。

4. 至於你有興趣知道我服了多久中藥回復生理平衡,大概一個月吧,反正在下一次生理期的時候,回復正常就是了。

 
At 11:21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謝謝熊一豆不厭其煩回應我們.

o descobridor

 
At 5:08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哎呀,不好意思,把你的名字漏掉個 o ,sorry sorry﹗

 
At 11:22 上午, Blogger  said...

--「或許我的引論不夠精細,那就請讀者ignore我的申論吧。」

對,所以我只是不同意例子,不是不同意結論。我同意心理、情緒對於治療真的有效果,只是認為你藉 「placebo 淪為 bias 很荒謬」來表達這個觀點很奇怪。

據我所理解,科學實驗的 bias 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總之你今次不想量度但又有可能會影響結果的就是 bias。如果下次要量度病人所做的一些心理上的 intervention 對病情有什麼幫助,那麼病人吃過的藥就變成 bias 了,因為藥不是「心理上的 intervention」,不是你想量度的東西。

因為原本我以為是在講一些很科學的東西(bias 是相對的),但講到最後卻像在說「bias 是絕對的(只有 placebo 才被視為被人嫌棄的 bias)」,所以我才覺得奇怪。

--「為何不把資源投放去研究何解有些人憑著"相信"(即沒有真的服藥)就已能達到治療的效果?怎樣開發這種力量?」

不過後來我覺得更奇怪的,是西方醫學雖然有種趨勢忽視「心理和情緒的正面作用」,卻十分重視「心理和情緒的反面作用」:有很多病,臨床心理學者都會極力去量度 psychological factor 有幾大影響、病是因心理作用而起、因生理轉變而起,還是兩者兼有。從這個角度看,西方的科學也不算是忽視心理和情緒對身體的作用喎!但我不是讀這科的,所以不知道這些概念執行起來只否還是同一回事;或者比起要教人留心自己的情緒以舒緩病情,開藥實在是容易得多了。

說到治本的問題,我想起一位醫生常對我說的話:要康復靠的最終是自己的身體,藥很多時只是緩兵之計。我有很嚴重的鼻敏感,天氣一轉就好辛苦,但她從來不會開超過三日藥給我(其實醫生是會開七天的),因為她說在這些反反復復的小病上,開藥只是給我打打氣,叫我最好趁這三日時間自己爭氣,調節生活作息心境,不要「浪費她的彈藥」,不要「得物無所用」。

我通常只是四處閒逛,很少記得自己在什麼地方留過言;見到你答得詳盡,反而覺得不好意思。好彩返泥兜兜,哈哈

 
At 10:39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咁就得閒時,再來兜兜喇~~

 
At 11:15 上午, Blogger Cross said...

熊一豆﹐

遲來了的回覆。
我是看了你那句『已錯過上醫之機,又眼白白看著中醫醫人之機流過,偏要等下醫來醫病』﹐之後又說西醫如何如何無能﹐才想﹐嘩﹐乜佢今期咁偏激呀。不過經你解釋﹐原來你是在說中醫學裡『病向淺中醫』的道理。我這個竹昇看不明白﹐還要你 quote 自己的文章來替我解釋﹐罪過罪過。

留言是指別人的意見﹐話說得不清不楚﹐又是罪過。Miss Lee 的外婆被斷錯症∕開錯藥﹐是我寫『用得其所是正藥﹐用之不當是毒藥』的原因。加上因為我誤解了你有意否定西醫﹐覺得看過的留言不夠為西醫講句公道說話﹐所以說留言令我不安。一向有看你的 blog﹐所以我不會以為熊一豆會不智到反科學。我亦不吹捧西醫。只是『中醫提升免疫力而西藥只攻擊身體』之類的﹐聽得太多﹐病人亂服草藥的事亦見得太多﹐所以從這個很多人看的網頁裡讀到了(我以為)類似的話﹐心裡緊張﹐希望你明白。說過的話又不能不算數﹔就當我上次的長篇大論是 paradigm based on inaccurate assumptions 的反面教材吧。欲哭無淚呀。

我明白你想帶出的『留意身體警號』的信息。因為認同了﹐沒多說。很女人的說法﹕身體對疾病∕治療反應的警號﹐就似...做面膜﹐而幾時要做﹐皮膚是會自己提醒你的。就咪噤囉。在自己的 blog 也談過病人獨立控制病情的重要性 。

『社會結構裡的人』﹕社會制度的缺陷當然要改善。未必能『治』的是﹐人性和命運的不完全。

至於現代醫學是不是把身心分隔﹐解放北路已解釋了。其實醫學教育一向重視生活與疾病預防的關係﹐西醫稱此為 risk factors。如果現代醫學給人的印象還是分裂身心﹑生活的﹐可能是醫護人員與病人溝通上的問題。

我所作中醫貶西醫的假設﹐是想 illustrate 學界裡權威人士排斥異見的現象。就是相同範疇的學者之間也會有類似情況出現。以現時中﹑西醫學在主流學界裡的位置﹐我對西醫的權威又有甚麼好擔心的。畢竟科學不會霸道﹐霸道的﹐是人。

(Placebo 那段﹐有人不會 ignore 。我讀到你形容的 placebo﹐『哧』一聲笑了出來﹐很像電影《Amelie》教堂跳樓那幕﹐有種不能解釋的喜劇效果。不是笑你﹐是笑我們這些埋頭苦幹研究 placebo 前 placebo 後的人﹐看﹐原來有人這樣想。相信這不是你預期中的反應﹐不過有時給寫的人知道﹐想也頗有趣。)

 
At 12:49 上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Cross,到你那邊,才知你抱恙,祝早日康復﹗

病中還寫這麼長的回覆,在此謝過謝過﹗

 
At 7:31 上午, Blogger Cross said...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At 7:34 上午, Blogger Cross said...

嘿...你說不是個大笑話麼? 近日生活裡滑稽的事真是接二連三呢...
謝謝你的問候。

 
At 12:22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體育
結婚花車
新娘化妝
口罩
interior design
租車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