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27, 2005

太少囂張,太多和諧

讀了一個大學生參加北京交流團的日記(因作者提出反對,出於尊重其意願,把連結刪除了),沉寂半晌。

不想掀起可能的一面倒對該學生的誅伐,繼而再引發可能的另一面倒反嘷。

假如拒絕貫常口吻的「純屬個別事件」,該如何找切入點?

又怎能不警惕,中共的統戰策略如何施展在中港關係的一條重刺(六‧四)之上,特別針對年輕一代。見證的一代人總會過去。斷你後路。論述的爭奪場,誰來如何演繹歷史。相信「六‧四」絕對應當平反的人們,不要樂觀地把責任向前拋向日後的「歷史」。「歷史是公正的」這類話語,永遠還看當下。

日記作者提到,內地教授對「六‧四」的闡釋,和她/他們這群香港大學生一向接收的訊息不符,但偏偏每個細節都合乎常理,所以她/他們,「一群青年的,沒有走過那個時代的大學生」,「是如何地充滿困惑」。

「充滿困惑」,本該是好事,不同的「真相」無可避免地觸動主體的不安,而力求重拾統一、平和的內在驅動力,亦可以是啟動批判及求真的契機。但當然,鐘擺永遠向著兩端。處理、直面不安,需要的是勇氣、思考,甚至自我體系的重塑;迴避不安,當然輕易得多,需要的只是俯拾的藉口。而在這個交流團的情景,那位提出質問的不知是Poly還是嶺大還是教院的同學,正好提供了一個輕易置換、繼而平伏不安的場口。

那位「質問同學」,毋疑可理解為眾人不安的外在客體展現。於是,在力求迴避不安、抗拒迫視矛盾的欲望底下,他,順理成章成為眾矢之的。

這種置換又是如何得以順利接軌,幾乎不留痕呢?

快到12月4日,這兩天在想關於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及身份認同。當我說胡應湘的動員能力遠比李柱銘等強勁時,並非純為討笑的反諷。從過往幾年所累積的印象,問香港人要不要民主,大多數會要,但當告知沒有、不給予的時候,也不過無奈嘆兩聲,未至於七情上面、立即吶喊上街。但,一句「暴民」,卻有能力促令一些中產表態︰再忙都要上街﹗

可見,「理性、和平、守秩序的香港人」這個身份認同,才是要害。2003年,大概可以視為確認此一身份認同的里程碑。確認自我身份,又焉能少了「他者」的狹道相輔︰SARS期間,從媒體看到台灣醫護歇斯底里的脫逃,正好為香港人理性及專業的優越認同提供台階;「七‧一」的神話其實並非人民力量的勝利(別忘記7月9日沒通過23條立法是因為田少的「忽然英雄」),而是相對別處的大型遊行,香港逾五十萬人上街,竟沒出一起亂子﹗

吊詭的是,「和平、守秩序」這些元素,一旦被挑戰,固然可以成為動員力量,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可在面面向向的生活實踐中,見其參與反動的蛛絲馬跡,簡言之︰迴避爭拗。A有A的道理,B也有B的見解,何必要針鋒相對呢?C是有不對,但C也有其他的貢獻,不應抹煞……於是,很多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往往拋了出來之後,討論焦點就被轉化為該不該提出質問,議題本身卻流於無痕。也是在同樣價值推動的思維下,我們不願聽到對樂施會的批評,不願聽懂韓國農民的吶喊(我們更在乎世貿期間的路面交通是否暢通),甚至,如較早前的不願面對迪士尼不是樂園。

拉回到討論中的北京交流團,承接對困惑、不安作迴避態度的,正正就是一種對「和諧、不要爭拗」的推崇。我用了「置換」、「承接」這些字眼,因為在「充滿困惑」之後,作者筆鋒一轉說「今天我不打算討論教授所言真確與否,要說的是另一個問題。」縱觀全文,找不到半個字透露作者到底對「六‧四」現在有什麼看法、有什麼疑問、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等等。這個難題在文中由另一個問題承接了,就是那個又「討厭」又「胡鬧」的提問同學。該同學為何又「討厭」又「胡鬧」呢?因為「人家教授是嘉賓,而你是學生,人家把他所知道的告訴你,你有權不相信,但決不能以如斯態度展開針對式質問。」

於是,在這種思維底下,質問的內容被這種行為本身的對錯、適當與否,換置、蓋過了。「質問同學」到底挑戰了什麼,變得毫不重要(也因而讀者不獲告知),重要的是所謂的禮貌與態度。

但「不禮貌」又何所指呢?「針對式質問」及「挑戰」本身就被等同為不禮貌;另一指斥是「竊竊私語」,但如果提出了問題,對方的回答仍未能令人信服,與同學之間有所討論準備再提問,又如何不禮貌之有?我也很好奇,這位作者在香港上課時,若有同學竊竊私語,她是否會同樣地認為與這種人同班,真是當災?還是,竊竊私語的內容假若不涉及課堂題目、不涉及挑戰,倒又合乎禮儀了?

再退一步說,即使「質問同學」態度囂張、語氣傲慢,雙眼翻到了天花板來提出質問,只要言之成理,那是否也值得大家去討論、思考?若是通篇廢話,那日記作者何不起來有禮貌地指出其荒謬呢?是基於什麼準則,我們寧重「客客氣氣不聞不問」,而捨求真詰問?

「然後又一次追問為什麼不平反呀是否覺得中共有錯呀等等。很煩,也很不禮貌。」

為什麼煩呢?因為這些問題毫不重要?或,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動用太多思考,沒法不撩動過於平靜的思緒?又或是,該同學阻了大家去吃飯的時間?

於是,「禮貌」這個藉口又再次出現,遮掩「煩」的背後。

從以上簡單的文本分析,可見迴避爭端(面對需要勇氣與力量)與追捧和諧,兩者之共謀,把議題本身打壓、遮蔽了。

而其效果,顯而可見,作者字裏行間流露的,是向那位能操流利廣東話的內地教授靠攏,並把那位香港同學劃成厭惡的他者︰「聖誕節要對著這樣的人,他的組員真是當災!」

被人家看準了脾性,有效地統戰、分化,再統戰,幾乎十拿九穩。這兩年「和諧」論在公共論說中甚囂塵上,又豈是無因。

結語︰

拒絕暴力,並非代表不抗爭。即使嚮往和諧,也不等於就應該閉眼於矛盾。

當年甘地坐在英國官府前靜坐請願時,假如有交通警走過去對他說︰喂,讓路,你阻礙了車輛進出,嚴重影響交通﹗

那麼,甘地是否應該為了遵守交通規則,立刻起來,回到自家床上去靜坐?

害怕爭拗,說到底,怕的是什麼?概是沒有面對自己的勇氣吧。

伸延參考︰

盧思騁「民族主義與殖民統治」一文,當中分析了一位港大學生會同學於72年參加了第一個回國觀光團之後的感言。盧的分析,節錄如下︰

原本對祖國有許多混亂情意的他,親身看到(官方安排的)祖國的社會建設與精神面貌,在結語中寫道︰

就只覺得香港是亂作一個,有很多的徬徨、矛盾及不知所措,不是嗎?就是出報告公開邀請同學報名參加團的時候,要用「中國」、「新中國」、「祖國」還是「大陸」觀光團的名字呢,就各有不同的意見。

原本他是在殖民地之下通過參加『愛國』運動而產生民族感情,但基於在『這裏』(香港)得到關於『那裏』(中國)的訊息充滿矛盾,因而對『那裏』感到混亂,為『自我』怎樣認同模稜混沌的『異己』而感到彷徨,返國觀光就是為了自己認清『異己』;然而,在旅程結束、文章終結之時,他的我/他位置卻剛好倒轉了。對祖國的『煩惱、憂慮、困惑』消失了,換來的是對香港的『彷徨、矛盾及不知所措』,混亂感覺的不再是因為需要面對中國,而是因為需要面對香港;對『又愛又畏』、『知得太少』的祖國的認同,現在卻是如此堅定不移,而在香港卻在觀光團用甚麼名字這些小字上也拘泥糾纏,因此『亂作一團』的香港,現在對他來說卻是感到難以認同的。
……


這個我/他位置置換的過程,並非一個特殊的例外現象;相反,參加回國觀光團的同學普遍有著類似的由混亂轉為認同的經驗」(《誰的城市?》,羅永生編,頁56-57)

32 Comments:

At 7:33 下午, Blogger littleoslo said...

歷史將會成為小說

小說又會成為歷史

 
At 12:07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I am also an 'annoying' person, a curious student. I FINALLY known why there are always people who dislike me. Rational discussions = 'disrespectful arguements', I finally understand these 'HK People's' mentalities now.

 
At 10:17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我也有看那篇日記。
我覺得,日記的作者,還停留在老好中小學時代。中小學時代,每班總有一兩個好辯份仔,老師口中的多口仔,當同學都點頭明白時,他會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問題。趕著教哂「斯尼拔」的老師和趕著下課的同學會相當討厭這類人。
人地講乜你咪信囉,大家一起點頭稱是,咁就輕舟已過萬重山啦嘛。
好一個港式教育下的優等生啊。

 
At 12:19 下午, Blogger sc said...

想起中學時代常旁觀老師責罵學生。大部分時候自然是只有老師在罵而學生則在裝死狗,但有好幾次,學生覺得被屈,壓抑不住憤怒而大聲反駁老師。老師發現自己似乎理虧了,卻亮出皇牌,轉而批評學生態度不佳,目無尊長。這種從內容轉移到態度的招數,萬試萬靈,令老師立於不倒之地。年輕人恰恰最不懂玩這一套:結果道理總在別人的一邊。

「和諧」的論述也有些相似。在實行上,假若要符合他們口中的和諧,其實只不過是等於要聽話而已。(大家是否應攜手共建和諧的順民社會呢)

六‧四那一筆,官方的策略愈來愈高明,在理論層面上也做了不少功夫,要反抗很不容易,人家擺出一副「你們呀,其實不懂……」,我們就百辭莫辯。我想那位提出質問的學生必不太好受。

 
At 2:18 下午, Blogger sf said...

我總覺得要對新一代說六四, 不能單從六四講起. 首先要開竅, 要從切身的事物, "詫異地" 領略到政府總是想法子讓人相信它所講的那套故事, 那套方便管治的說法. 第二是要真切地感受到意識到要超脫一種成說成制,需要理解它的來龍去脈. 沒有這些準備, 一切質疑都只是麻鬼煩阻頭阻勢的討厭行為.

 
At 7:08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婉雯,如果妳的印象來自good old days,那似乎時間並沒有改變什麼,老師和同學,都仍然最怕碰上「多口仔」(相對而言,「多口妹」是較少的)。

思存,其實在寫此篇時,也想起了你的課本分享,最高招當然就是在生活中滲透,潛移默化。稱得上意識型態,當然就是身在其中而不知。

上幾個月因為明光社教人權的事,上了教統局一覽其他課程,發現了一關於「中國國情」的課程,教的都是來自內地的學者,都是些什麼人呢?法律界的學者王振民(如沒記錯,他是蕭蔚雲的高足?)、航天部的研究員等。很明顯,這種課程在為港人製造某一種「國情」。

有理由相信,這些課程當然不會和你討論中國農民的苦況、礦工的慘情、太石村的暴力、程翔事件,這一類的國情。

我也不知道,那些報讀了課程的老師,如果提出質疑,又會面對什麼?其他與課的老師,又會如何看待之?

我想,這幾年實在聽得太多諸如「應當看看國家目前的發展」這類話。而所謂的發展與進步是建築在什麼代價、哪些人的犧牲之上,是可以好好收藏在這句話語之下的。再說下去,就變成"點解硬係要唱衰?﹗",又或,中了外國反華勢力的圈套……

這兩天新聞,總不乏由小童口中吐出,如長大要做太空人,為國家爭光,是中國人的驕傲之類的話……

看著土生土長的香港小童開始複述自己幼年的話語,有時空錯置的怪異感。

題外話,我也是華國鋒年代入學的莘莘學子。你爺爺真好,一直替你收藏著課本。

船山,你好﹗
我也同意,這不光只是"六‧四"的問題。但我們一邊廂在這裏的課堂解釋國族、身份是如何被建構的,另一邊廂,有學生參加完交流團回來,表示明白官方總是會把好的一面給他們看,但即使如此,打個折扣,仍讚嘆於祖國的發展。

認同祖國的發展(作為一種客觀狀況),當然沒什麼問題,但這種認同往往牽連著對政權的認同及一整套價值觀,如此一來,再要持批判態度,就難了。我上面提的另一種國情,當然也就看不見,或不願看見了。

我想說的是,這論述場的爭奪(即使你給他一個故事的始末),實在難以樂觀。

再回到"六‧四",我想起了一些同代人,即使大家一起眼睜睜看著電視上的流血與槍聲走過來的人,亦有堅持相信廣場上沒有死過一個人的。當選擇不信(亦即力挽自己某一組成部份不至崩潰),何患無辭,新聞片是偽造的、外國勢力的介入……

大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高與睿智。

但如果要skeptical到這樣的地步,要去全盤否定,指出新聞片是偽造的、圖片是假的、丁子霖的兒子及其他天安門母親的孩子們全都不曾出現過,世上壓根底兒不存在這些人……

不如問,在死死捍衛的,到底是什麼?

 
At 6:07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人手trackback
寫了一些回應直選、公民社會、世貿、「自由貿易」、環境,和一個我在兩星期前看過的紀錄片等.....
http://aahsun.com/wpblog/?p=715

 
At 5:14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作為非第一身講座參與者,
由一個批評別人的人的觀點和描述,
再去批評, 諷刺他... 似乎沒有甚麼說服力
不清楚實際狀況, 說下去也沒有意思,
建議應當是: 那下次請你積極而有禮貌的表達你的意見吧...

 
At 7:45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 作為非第一身講座參與者, 由一個批評別人的人的觀點和描述, 再去批評, 諷刺他... 似乎沒有甚麼說服力」

匿名者,我直接批評的對象並非講座,我批評的正正就是"批評別人的人"的批評角度與立場。而我亦是完全根據她的日記所載來提出批評,如認為有哪一點不具說服力,請逐點指正。

「建議應當是: 那下次請你積極而有禮貌的表達你的意見吧...」

匿名者,請問這是給我的建議,是給日記作者的建議,還是給提出質問同學的建議?

再請問"積極"在此是什麼意思?以慣常用法推測,可理解為"積極發問",而日記作者不正正就是因為該名同學接連提名,而稱他為很煩很不禮貌嗎?

 
At 8:01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首先,我沒有說過半句同意或不同意教授意見的話。我本人對六四、對教授,甚至對本港傳媒有關六四的意見和轉載都存有疑問。
第二,我沒有說過要和諧蓋過一切,也不要歪曲我的意思,以「藉口」形容「禮貌」。我相信「禮貌」是作為讀書人基本要達到的條件。
第三,質問不一定要態度惡劣。本人與學校教授、老師就不同的問題作討論。當他們有不合理的地方時,我們要提出疑問,但是不是一定要十分激動地說「點解你竟然可以認為自由市場經濟係最好架呢?」然後老師解答時,跟旁邊的同學自顧自地討論,而不是聽畢老師的解釋,然後細心思考?
如果大家認為好好地討論就是妥協,吵吵鬧鬧才能表達意見。那是一個講座,是一個求學的地方,求學的態度是謙虛還是囂張,冷靜分析還是動輒大聲叫囂,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At 11:53 下午, Blogger Unknown said...

到此,終於忍不住要發言了。

laputa1314(Patsy):
你知道在Xanga留言者及這兒的各位,和你的論述是不同類型的的嗎?

一豆是以你的文章為引子,延伸至討論對歷史真相傳承的擔憂,人又會不會為"和諧"表象所蔽,甘為"維持秩序"而逃避爭論、質疑和争取?(托大了,不對的話請指正)

而你,一直只圍着"態度"問題打轉,現巳成為意氣之争。要討論禮儀麼,好!請先看自已!

除了s1984,其他留言者都沒有只"拋下幾個字"就走,閣下的態度又如何?從第一個留言起便說人存心找碴,自以為是,不懂禮儀,有如瘋狗,偷偷摸摸...

哪和你厭惡的同學有何分別?拒絕了解內容,一見不同意見及質疑便暴跳而起,這是良好的學習態度?

 
At 12:56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無說服力是因為日記作者厭惡那人, 自然會有偏見的描寫那人的行為, 所以以其有偏見的說話來討論下去便會與真正事實有所偏差...

至於建議, 是對你而對他的, 我覺得與其批評或是諷刺日記作者的常法, 你看完他這日記, 更好的應該是給他一些意見, 例如鼓勵他也要積極表達自己意見 (因為文中只有寫到「那人」問了問題)... 就是他覺得別人問得不好, 他自己卻也沒有發問

我覺得會「有心」去聽講座的, 應該都是有一定興趣和理解, 覺得他人做得不妥, 自己更應積極參與... 這就是積極的意思...

我認為即是在批評其他人, 也應給他一些善意的建議

還有一點, 不明白應當詢問溝通, 但質詢卻宜可免則免...

 
At 2:03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想請問一下,是誰先挑起「意氣之爭」呢?我在自己的日記,寫自己有感而發的事。何以要被問「為何不討論六四的真相?」我知道大家都是關心國家的人,但有一時三刻不論歷史,就是錯嗎?言論既「不同類型」也沒有貴賤之分,不存在誰的話題較高尚的問題吧?

說我「一直只圍着"態度"問題打轉」說對了,我要談的就是態度問題。定要「延伸至討論對歷史真相傳承的擔憂,人又會不會為"和諧"表象所蔽,甘為"維持秩序"而逃避爭論、質疑和争取?」不可?對不起,也許你認為「香港大學生學習態度」這個問題太低微了,對我來說卻很重要。

我和我厭惡的同學分別可大了。我說的「拋下幾個字就走的」正是s1984,並非其他人。如果因此惹來誤會,我願意道歉。其次是對象不同。來傳授知試的教授(或者有人認為他是來洗腦罷),和到人家日記,教訓主人要談論這個,不要談論那個的人,有偌大的分別。

我所說的「自以為是」,是以為自己知道六四所有真相,見教授一言不合自己所知就惡言相向的學生。不是留言的諸位。

你是否認同「有質素的大學生不會甚麼都照單全收,更不會充耳不聞別人的話就先判死刑。」呢?不是「光會罵」又扮「有獨立思考」的人了,也即不是瘋狗,我罵誰了?

「偷偷摸摸」是因為有人以不知名xanga發起攻擊,問也不願告知姓名,又沒有予人一個回應的地方,更不知那是會否繼續到訪。事實上我也有與趣知道,此站主人如何找到小妹的xanga 呢?

我沒有說過留言的人「不懂禮儀」。至於「找碴」(就是「找麻煩」的意思),第一個留言的人說質疑我會不會查證,更說我「根本就不會提問」。對於一個我不認識也不知道當天情況的人,對我提出這樣的指責,不是「找麻煩」嗎?

最後,我得提出一點,當天我也有提問。但我的出發點是請教教授的意見,然後作出思考和查證。希望我這個大家口中的「新一代」能負起社會責任,找出真相,不盲目接受之餘,也不盲目說不。

我始終相信學的態度良好,教的自然會樂意繼續討論。其實之前已說過停止,可惜大家仍有絡繹不絕的意見發表,只好回應。而我實在不喜歡在未問准我同意的前提下,把我的日記連結到其他地方。事到如今,可以停一下嗎?

大家可以認為這是我求和諧的表現,但我實在不願把我的日記成為戰場,這是作為日記主人一點小小的心願和自主權。

 
At 2:17 上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Laputal314,謝謝回應。

不過,從妳的回應可見,妳並不理解我的文章在討論什麼。

那麼,就讓我從妳第一次的三個留言逐點回應,連帶把我的意思再演繹一次。妳不想的話,當然沒必要再回應。

(一)
「首先,我沒有說過半句同意或不同意教授意見的話。我本人對六四、對教授,甚至對本港傳媒有關六四的意見和轉載都存有疑問。」

在這一點上,我完全同意妳,和妳絕無分歧。如果妳曾細閱拙文,妳應讀到這句︰「縱觀全文,找不到半個字透露作者到底對「六‧四」現在有什麼看法、有什麼疑問、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等等。」

當我說「作者字裏行間流露的,是向那位能操流利廣東話的內地教授靠攏,並把那位香港同學劃成厭惡的他者」,並不是指妳在內容上接受了內地教授的「六‧四」版本,而是就整個講座的效果而言,產生了一種「我/他」位置的調整,妳明顯side with內地教授,而質問同學則被置於你/妳們的對立面,成為你/妳們共同的「他者」。(妳是讀新聞的,亦即屬社會科學範疇,所以我相信我沒必要去解釋「我/他」的意含)

從妳的日記可見,講座的效果儘管沒有令學生(至少妳)盡信官方的「六‧四」版本,但卻令大部份人(因為妳說有理由相信在場逾半數人均認為那個學生很惹人討厭)對質問該版本的聲音感到反感。
這,不就是一個把反對聲音消音的效果嗎?

對當權者而言,求的,不就是把反對聲音邊緣化嗎?(在這個場境,邊緣化的實踐是把反對聲音置換為禮貌及態度的問題,繼而排拒之)

而再回過頭去看看這個講座產生的脈絡︰北京交流團裏「被迫」參加的一個歷史講座,一個能操流利廣東話的教授向一群香港年輕學生,主動講解「六‧四」。

而過程中,妳的文字正好表現出一種態度上的轉化︰沒想過對方竟會用我們熟悉的語言、以為很沉悶的歷史竟有可聽之處、沒預計會講「六‧四」,竟然自動提「六‧四」,且合乎常理。這一系列預設落差所達致的效果,拉近距離、贏得好感,就是我所指的靠攏。

我想,很難自圓說這是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吧?為什麼中共不會主動在任何政治層面的公開場合提及「六‧四」,而對著一群大學生則選擇這樣做?

霸權(hegemony)的意思,指的正正就是並非赤裸裸地強權威迫,而是通過意識型態的內化,來有效管治。

(二)
「第二,我沒有說過要和諧蓋過一切,也不要歪曲我的意思,以「藉口」形容「禮貌」。我相信「禮貌」是作為讀書人基本要達到的條件。」

這句話,妳的確沒有說過,但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演繹了。妳從頭到尾強調的就是那位同學有沒有禮貌,而他為何提出質問、其質問對於釋除妳的「六‧四」困惑可有幫助、還是形成障礙,對妳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妳純粹以一種情緒上的極度厭惡,來回應、抗衡他引致的不和諧氣氛︰妳一開首,就用了「胡鬧」、「沒有意義」、「討厭」及四個不適當,把他的提問內容完全消解了。

「六‧四」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妳尚同意生命是應獲得絕對尊重、不應以任何方式裭奪的話,那請妳別忘記,我們是在談論關於數以千計手無寸鐵的人被武力強權奪走生命的事,當中不乏和妳年紀相若的。

在此前提下,我認為對事件的任何質問、追問,都遠比所謂的禮貌重要。

更何況,妳對禮貌的定義實在難具說服力,從妳第一篇日記所見,不禮貌的意思就是指質問及追問本身︰「是的,是質問,那是一種帶有挑戰和不滿的口吻」,「然後又一次追問為什麼不平反呀是否覺得中共有錯呀等等。很煩,也很不禮貌」。

可見,妳根本就是反對質問及追問,亦即迴避爭拗。

「你可以不信,不信就不要問,不信就該自己去找證據,不信就抓住他話中的矛盾把謊話揭穿」

根據妳的邏輯,提問本就包含了必定相信的預設(亦即一個掌握較少知識/訊者向掌握較多者的求問),所以假如不會信的,就不要問,浪費大家時間。在妳的邏輯裏,似乎沒想過提出質問,就是迫近真相、找出破綻的一種方法。這種邏輯背後,我只能看見崇拜權威、不得挑戰權威,以及自我矮化。

所以,當妳說自己是準記者,比其他人更懂得提問時,的確很令人擔心。

(三)
「第三,質問不一定要態度惡劣。本人與學校教授、老師就不同的問題作討論。當他們有不合理的地方時,我們要提出疑問,但是不是一定要十分激動地說「點解你竟 然可以認為自由市場經濟係最好架呢?」然後老師解答時,跟旁邊的同學自顧自地討論,而不是聽畢老師的解釋,然後細心思考?」

到了這個留言,妳開始接受質問此一行為,再把質問分為態度惡劣及良好兩種。不知妳自己可曾留意,那位同學由妳筆下最初的「帶有挑戰和不滿的口吻」,隨著妳的回應,變為「謾罵」,再到了這裏,又變成「態度惡劣」、「十分激動」、「大聲叫囂」。不過,我無意再去跟妳分析這些形容詞之間的分別及不能置換。

如我在文中說過的,即使那位同學真的態度惡劣,在上面提過的種種前提下,我也寧願見到一個態度惡劣但面對權威時敢於挑戰、勇於追問真相的學生,而不是一個很重禮貌卻被消音並協助消音的人。
我並不是抽空了脈絡來說︰太少囂張,太多和諧。

因為妳是準記者,我才不厭其煩。

 
At 2:19 上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匿名者,不能明白你的邏輯,恕不回應。

regina,謝謝妳,否則我今天差點要以為自己在"說中文"了。

 
At 2:23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to 一豆
也多得你留下網誌,使我拜讀你的文章。大都很有觀點,也有感情。

恕我冒昧,希望可以交個朋友。或者我們的觀點不同,或者我不是常對國家大事有所感觸,但我絕非主張「不辯」和「安穩」重於一切。

事實上我希望透過真正的討論,而非爭吵去找尋答案,不知這點閣下是否認同?記者嘛,當然不怕挑戰權力,但以良好態度爭得大眾認同才是立不不敗之地的做法。

剛回你的留言,問到「為何提出質問就等同不禮貌?」由於我是基於一件實際事件而寫,以我的文筆未能傳神地表達那位同學的語氣。請自行想像一下是那種「打從一始就不打算聽你的,只是問問看,睇你點死?!」的質問,就對了。

也真的請停止把我的日記link 到這裡,尊重一下我的意願,好嗎?

 
At 2:29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我終於明白日本人為何要堅持篡改歷史, 不過短短十六年, 新一代大學生因為一場演說就 "迷惑" 了, 看來多少段有關六四的報導都是白費的! 多謝你! 因為你, 將來我有兒女都會堅持送他們出國留學,免得我的寶貝於 "北京交流團" 被統戰成功

 
At 2:5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我想我得再回應

我說過了,不質問不代表接受教授的意見,提問者更是沒有聽答穼就下定論,不是很可笑嗎?

我認同「面對權威時敢於挑戰、勇於追問真相」,但挑戢和追問,就和禮貌不相容嗎?

在我的文章當中,我完全沒有意思討論六四真相,這是我的選擇。因此我說「不管教授所言是否屬實」,而第一個留言就是針著這點而來的。至於其他人對教授所言是否全盤接受,我不知道,也改變不了。這個講座,以至交流團當中或者有政治或消音目的,但不等於我們不需細心聆聽這些「洗腦言論」,或者會有新發現呢!

「提出質問,就是迫近真相、找出破綻的一種方法。」不錯,但問後也得聽答案才會收預期效果吧?那位學生並沒有,因為他就在我後面,從教授開始回答,他就開始說話。

或者我的確是「迴避爭拗」,因為我比較喜歡討論。「爭拗」是流於情緒化,討論則較實在。這是個人取向,不存在對錯問題。

可以留意的是,國際知名的記者在提出質問時,語氣還是平和的,尖銳的是問題本身。大家不在場,我真的很難解釋那位學生的語氣。

 
At 2:54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to 匿名者
我覺得你說我被「統戰」,實在是個誤解。

聽到不同的聲音,感到迷惑不是很正常嗎?
不思考地接受,相信人家說的一套和不思考地不接受,只相信自己所知的一套,都不是好事吧?

 
At 8:47 上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既然日記作者一再強烈要求,不希望被連結,那就尊重一下她的意願吧。

由於"連結"乃網絡文化之特質兼串連之力量所在,建議 laputa1314於xanga標示聲明︰不歡迎任何形式的連結,包括贊成,包括反對,包括不贊成不反對。

 
At 12:41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閣下又誤會了
我不反對連結,只是對於不認識的人,在連結人家的日記以前,還是先通知一下比較好吧?(我不打算用「禮貌」一詞,免得又引起紛爭。)

 
At 2:17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不知名xanga???
How can xanga be 不知名??? We have all registered. You can leave him / her messages or comments in his / her weblog also, what is the meaning of 不知名 here? Please explain, thanks a lot!

Like me, my real name is not published, but all who know me online knows that I am Frostig, and that's my name, am I 不知名 in your concept as well?

 
At 2:36 下午, Blogger sf said...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At 3:01 下午, Blogger littleoslo said...

Dear Laputa :

I just wanna ask you , do you expect google and yahoo do inform you everytime the search engine starting to crawl all the links on www?

我不反對連結,只是對於不認識的人,在連結人家的日記以前,還是先通知一下比較好吧?(我不打算用「禮貌」一詞,免得又引起紛爭。)

 
At 3:15 下午, Blogger sf said...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At 3:30 下午, Blogger sf said...

一豆, 本來留了言, 跟laputa說的, 因不想把那裡的討論扯遠, 因此放回敝泊.

trackback

另, 大家不要給越扯越遠, 討論請回到正題去.

 
At 5:46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有趣,laputa對連結的要求到底是「問准」還是「通知」?

若屬前者,我已建議標示聲明,若屬後者,不正是我主動跑去人手trackback嗎,否則妳又怎知這裏的討論……

船山,要謝謝你,指出連結的原意,實情是出於尊重與公平。

 
At 5:39 下午, Blogger LEE CL said...

作了點回應,見http://oblivion-1938.blogspot.com/2005/12/blog-post_113351623484503814.html

 
At 10:20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已經有新的文章,不知皮主是否還能看到此留言呢?

在另一網誌(船山)留了言,不知何解無法看回並貼到這裡.....

讓我多打一次吧!首先我不拒絕別人的批評,事實上我相信自己亦未夠斤兩。而一豆所打的每一個字我都看得清楚,衷心感謝你們的意見。只是在你之前的確有一位叫sasapark的人言,也不知是何方神望,請問是這裡的人嗎?他的言論看來只是在管我在日記該對甚麼有意見,甚麼事情不該討論,很奇怪。

如言語間一時火遮眼,有任何得罪,請見諒。也作出一個澄清,同時是對frostig的回應:我不會收回對那名學生的批評,那是我真切的感覺,我無意批評所有喜歡問問題的人,事實上我的問題也不比別人少 :P

另外有關hpyerlink啦(也是同時回應frostig),我是不太慣有不認識的人到日記留言,日記對我來說有別於一般網站呢!如果各位事先「問准」的話,我大都不會拒絕啦,所以與「通知」亦無異。如果大家認為hyperlink真要開放如此,我亦無法反對。但有人(yahoo, google)這樣做不等於這是對的,不是嗎?

最後我當然也做足功課,也知道教授有關六四的言論問題處處。只是不希望在近日經已鬧哄哄的日記談論。雖然我的日記不如各位,而且記生活感想多於認真討論,可是我不代表我沒有找尋真相,只是不願在所知不多時亂加評語。如你不嫌棄,歡迎到我的日記再加意見,偶然我也會寫寫對社會的看法。

謝謝你對我的期望,我知道當記者是要有所承擔的。

 
At 1:41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Thanks for your reponses!

Good to know that you really read everybody's words. I do appreciate your short replies to show your respect. Different people has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respect', and I guess you understand that.
Just one thing I am still not clear, why you think that using a Xanga identity to leave messages is equal to being anonymous?

 
At 6:27 下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laputa1314,謝謝妳再次回應,也抱歉遲了好些天才能回覆。

就妳的留言略作幾點說明︰

1.我從沒有想過要妳收回任何言論,這並非我寫文的目的;我寫這篇文,只是想把事件置於一個較大的context,作一些分析。

2. 我亦從來沒有認為妳聽了那個講座就必須寫對"六‧四"的看法。是這樣的,我看到了一段與"六‧四"相關的文字紀錄,"六‧四"事件本身完全缺席,而該紀錄的焦點及敘事方式,正正就是這個議題被移置的過程。就著這點觀察,我嘗試閱讀的,就是這個"缺席"背後的價值取向,及其效果。就好像一個導演,拍了很多footages,他/她當然不會全部都用,但選擇用哪些、不用哪些,必然有其一套選取邏輯與價值判斷,而出來的效果亦一定很不同。

3.所以,我亦希望不致被誤會,以為我是在鼓吹不禮貌、非理性、拒絕和諧。我想指出的是,這些價值觀並非金科玉律或不可被挑戰,depends on context,及雙方之權力關係、差距。例如韓國農民,他/她們面對的不只是生計、且是整個農業的存亡問題,如果要求他/她們"理性、和平"(在指定的示威區遊吓行,然後和平散去),那無疑只是幫助世貿剔除障礙而已。為什麼重點不是理解一下他/她們面對的問題?那些強國所定的遊戲規則,又體現了何種理性?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當"和諧"論之類甚囂塵上時,我們更需警惕的,是誰、在挪用怎樣的論述、達致什麼效果,有什麼議題在過程中被置換、扭曲、蓋過,誰從中得益、誰被邊緣化,等等。其實,不過是對權力拉扯的敏感度。

4. 最後,或許xanga和其他blog的文化可能真的大不同吧。所以,這裏並不存在誰人是否"這裏"的。這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有興趣加入討論的,都可以留言發表。整體而言,這裏我不認識的留言者,遠比認識的,為多。

另外,這裏並不存在一個共同體,很多留言的朋友,即使在某些題目上我們立場相同,卻並不等於在一切議題上,我們都持同樣意見。

再次謝謝妳的回應,及,對本人長篇大論的耐性。

 
At 12:21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武術
租車
裝修
交友
生髮
putonghua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