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6, 2005

不只是─吃什麼不吃什麼

上周出席「出版DIY」 - 博客與網上媒體。自己提到最近在想,blog這個媒介,除了實踐一己表達、與眾聯誼的功效之外,是否能更進一步,多做一些什麼?當時心中所想,其實是攸關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但「生活方式」詞面太空泛,一下不善辭令,拮据間只把那朦朧的「一些什麼」表述為「環保」。但「環保」二字,特別在香港,實在狹隘得很,要是惹人誤會我寫blog是為推動藍廢紙啡膠樽,那就斃傢伙了。還是要整理思緒,好好寫下來。

對於現代社會規劃下以消費為主導的生活模式,批判由來已久,但大勢卻連彎也好像沒轉半個,反而越演越烈,像眼睛發了紅的西班牙狂牛,誓要來個兩敗俱傷。近年接二連三、如今迫在眉睫的毒食物,令我有點奢望,可會是一個轉機?「若然未報時辰未到」的那個時辰,好像已到了。

不過,再重申,我並不是想講環保,也不是想講毒菜、毒豆、毒雞、毒豬、毒牛、毒蛋、毒茶葉、毒粉絲、毒冰糖、毒米、毒麵粉、毒水、毒魚 (出場序不分先後,極可能老早就共生共存) 。

香港會有五十萬人為了民主訴求而上街,但,香港會否有五十萬人為了吃到健康、安全的食物而上街?

我的奢望,往往因以下好使好用的現成話語而落空︰

冇事既,煮熟啲咪得囉……(我總覺得這句話陳太是抄麥太的)
大茵食細菌,細菌當補品。
個個都係咁食喇,唔係咁又可以點?
我日日都食,又唔見我有事﹗
妳哋蛇「乖」啫,邊會咁易有事吖﹗
各安天命喇,真係要死起上黎,都冇辦法,行出街都俾鋁窗砸死喇﹗

還多得傳媒的例行公事,每跑去訪問那些木無表情的專家︰除非一個人每天攝取xx劑量的孔雀石綠(或其他化學品任填),如果只是很少劑量,係唔會有事既。

這種定心丸,到底是增進我們的知識,還是反智?我並不懷疑專家的專業知識(我夠知食咗唔會即時暴斃喇,你估拼死食河豚咩),但我更認為人有權不吃明知有毒的食物,姑勿論是大毒還是小毒。我更知道越來越多人患上惡疾怪病,越來越多聽到關於死亡,死的年紀越來越輕。

如果我們追求民主,那到底是哪門子的民主?別讓那一張太難爭取的選舉票,遮蔽得什麼也看不見,本末倒置。

前兩天早上聽那個「什麼天出什麼發」的電台節目,正是討論毒魚事件。主持一致意見是,要求加強檢疫制度,及制定標準。這,當然也無可厚非。但當有聽眾來電,表示應該發展香港本身的養漁業,兩位主持即打斷人家話頭,說不可能。仍然回到標籤制。但請記住,不超標,不代表不含有某種成份。

我舉的是毒食物的例子,但並非想討論吃什麼不吃什麼(,借題一用)。如果把毒食物僅視為獨立於整體生活模式的問題、並可以行政手段解決,那體現的是西醫的邏輯思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香港老早沒有了農業(指的是有相當規模的),上世紀最後十年,連工業也漸次消失了。不事生產、只懂服務的我們,大部份製成品,都得依賴祖國供給。既然依賴,就只能讓人家牽了鼻子走。給什麼吃什麼。再給張合格證、蓋個章,算是仁至義盡。但,你/妳會信嗎?信心從哪裏來?

香港真的沒地方可耕作、養殖嗎?非也非也。君不見新界那麼多的地都丟空著嗎?是的,圍村村民祖上積福,唔使做就可以享福,只要有發展商垂青即可。無本生利。和製造業北移的原因同出一轍,都拜香港高地價政策所賜,當然還靠無止境追求最高利潤的推波助瀾。但是,獨沽一味依賴樓市的教訓,還不夠痛嗎?

如果說香港人是經濟動物,那麼這種動物會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搵食囉﹗但這個「食」字,如今是食物與飯碗兩個層面的意思都落空了。

前幾天在外吃飯,裝修布置雅緻的餐廳,用的是即棄木筷子(聽過大陸產漂白木筷和蛆蟲筷子的故事嗎?)。於是問侍應,可有非即棄的傳統筷子,結果是,偌大的餐廳,找不出不即食即棄的筷子。相信當初推行即棄筷子的原意,是實踐現代化過程中的衛生環節。但事情的發展,往往總愛跟人開玩笑。

再看那一群青春少艾之侍應,髮型、化妝,都很潮。但接著想,這群人,再過些時年,會到哪裏去,可以幹些什麼?你/妳所到過的現代化講求品味風格的餐廳,可曾見過中年侍應群?

為什麼香港不能發展自己的有機農業、重興製造業?即使香港為彈丸之地,要做到完全自吸自足,是不太可能,但至少,讓「搵食」的我們多一種選擇吧,多一個可能吧?﹗

政府口口聲聲說扶貧,結果我只見到好些名人出來說「當年多麼窮,家陣多發達」的勵志故事,以及提出讓貧家小孩多讀幾年書。為什麼不推環保工業呢?這本就是刻不容緩的事。這比巧立名目、加多幾個臨時清潔工職位,要務實得多吧。

回到我們自身,作為消費社會中的消費者,我們可有bargaining power?如果demand & supply並非全然是假象的話,我們應該知道,除了買,我們還可以不買。我們的消費者,有能力告訴製造者,我們要什麼嗎?

我們到底要一種怎樣的生活?

毒魚已在嘴唇邊了,吃不吃,不只是一個個人選擇。

當然,我也知道,轉變是漫漫漫長且艱鉅的。暫以一己之綿力,能寫就寫吧。溝通本就是轉變的最艱鉅部份。

正如我明白,那天的講座,經我們一番唇舌之後,完了仍會有出席者趨前問我︰妳是全職blogger嗎?

5 Comments:

At 1:52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唯一可以幫香港走出困局的,(不只是金融風暴,大陸發展起來的競爭),就是把獅子山下的神話破滅。

同舟共濟是理所當然,但努力不一定就會成功,不是因為運氣不好,而是,香港是一個什麼的社會 ﹣﹣ 不公平、不自主、以短視的經濟政策,保守的政治政策(我指的不是只是政改,而是整個公民社群的推動)來行鋼線,那,只有死路一條。

共勉!

合十。

 
At 6:47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最近讀過胡恩威的《香港風格》,書中說得很中題的是香港人辛苦賺錢,卻不注重生活質素。

例如很多人一擲一百幾十萬買樓只注意有沒有會所,卻不曾想過要一個露台(作者從建築角度分析露台其實對居住的人很重要),也因此作者大膽提出應該保留鐵籠,甚至將其引入新建的房子。

其實胡恩威這種建議跟熊一豆提出香港再投入資源搞農業,肯定被一般人說成傻子。香港人好像都很怕 alternative,不肯去多加深思問題,簡單直接易做就最好。香港人很怕接受新思維,可是又視野狹窄,以為推動經濟唔係賣樓就係賣服務賣東西,見人家成功又跟著做(像早年搞數碼港),不去想自己的能力和需要。

讀罷上文,讓我想起數年前一個奇想。當時香港正值經濟衰退,社會顯露的取向和價值觀,使我覺得香港要再像八、九十年代般繁盛好像不太可能。那時我想到威尼斯,聽說從前是個很繁盛的商業城市,而現在我們所知的水鄉威尼斯,已不是什麼商業中心,只不過是褪落了的小城。於是我想香港會否有一天又變回一條漁村。

可是很多人會盲目認為香港若不回到過往般繁盛,就很有問題。最緊要夠豪夠 grand,就算內裡搞不好,起碼外表夠風光,甚麼環保毒魚管他的。

其實變回漁村也不錯。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香港風格》review,獻拙。)

 
At 1:10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That's what I think. 'Tertiary industry doesn't feed anybody.'

If we look at Switzerland (CH), we see that their government subsidise i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30%, even until now, only 4% of Swiss are working in primary industry. They are much cleverer than we are. We may consider learning from CH. In fact, HK culture is so 'Japanese', work, work, work for... wait, for what???

 
At 1:00 上午, Blogger 熊一豆 said...

靖然,多謝到訪﹗
之後又寫了一篇文算是follow up,不日上載。

frostig,香港和日本的情況又不盡相同……

 
At 2:24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人手 trackback
http://cracksome.blogsome.com/2005/09/04/toxic-cycle/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