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中產?草根?
* 這篇文其實寫於好幾天前,但這些日子生活亂七八糟,一直沒時間寫完結尾。終於寫完,算是又了了一段文字慾。
《明報》連續三天的社評刊登了「評第3屆特首人選」(1月3日至5日)系列文章。《明報》是越來越從看似「沒有立場」而見立場鮮明了。不過,我無意在此回應其評論仍在位董特首的功過、下屆特首人選的種種論點,因不敢苟同的太多,逐項回應會很累。而且,這三篇文章與其說是開誠討論,倒不如是為來屆特首戰霸戰擂鼓。看完第一篇,第一個印象就是,嘩,為曾司長鋪路喎。不是嗎,先讀「對董建華的四點肯定」的第二點︰
「董建華視野廣闊,對世界經濟局勢有敏銳的觸覺,很早便察覺中國經濟崛起對香港的影響,知道香港經濟的出路在於與內地經濟融合,必須盡快打通關卡,促進兩地的人流、物流、服務流和資金流。雖然這個思維在回歸初期受到一些看法不同的官員阻攔,但隨著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的更換,以及市場力量的推動,兩地的經濟融合還是開展了,『更緊密經貿關係』、『旅客自由行』、『企業自由行』、『人民幣業務』等政策相繼出台,成效有目共睹。」
向過氣的陳太頭上踩一腳不踩白不踩,再趁勢往其繼任人臉上貼金。
再看「七大教訓」第二條︰
「按照《基本法》的規定,特首不但是特區的元首,也是特區政府的行政首長,必須具備駕馭公務員系統,尤其是政務官系統的能力,切忌優柔寡斷,議而不決。……不熟悉這套制度和文化的人若空降為特首或主要官員,很容易會碰壁。董建華在出任特首前雖當了5年行政局議員,但靠每周一次的會議和間中閱讀文件,實在不足以深入了解政府的實際操作。」
在目前幾個呼聲高的特首人選中,誰最熟悉公務員制度和文化,還用說?捧曾的同時,還向行會召集人踹了一腳。
第三篇討論特首產生方法,才真叫人看著冒火︰
「第3屆特首的人選和條件固然重要,但產生的辦法與過程也會對日後的政局有決定性的影響,即使中央政府否決2007年普選特首的決定無法改變,港人也應爭取一個比較民主的特首產生過程,要求有意當特首的人,通過類似普選的競選洗禮,從而增加當選者的認受性,減少日後管治陷入危機的可能。」
民主就是民主,普選就是普選,什麼叫做「比較民主」、「類似普選」?哦,是有解釋的︰
「……如果中央願意讓多於一名有條件(包括取得中央信任)的候選人,公開在市民面前各展所長,盡力爭取民眾支持,最後透過一場真正的選舉,讓表現最好的人當選,將有助於彌補特首選舉不經普選產生的代表性不足的先天缺陷,從而強化第3屆特首的公信力和威望。」
大概是大家都失憶了,我好像記得第一屆「選」特首時,也是有多於一名的候選人走出來,向市民大眾宣揚一下「政綱」,然後也是透過一場「正式」的選舉選出我們現在的特首。(點票)董建華!(點票)董建華!(點票)董建華!忘了嗎?大概是第二屆的自動當選擾亂了我們的記憶。
明擺著沒有要求普選的勇氣,又同時怕被詬病「有失民主」,所以就弄出些什麼「比較」、「類似」來兩面賣乖。唉,說了不評不評還是忍不住。好,言歸正傳,其實我是想談這幾篇社評又再次提到的「核心價值」︰
「董建華任內的一大缺失,是不掌握港人的核心價值,經常錯判社會的主流民意,以致政府的決策一再牴觸了市民的根本價值觀,挑起了強烈的反感。……所謂核心價值,其實毫不神秘,就是崇尚法治貶抑人治、大市場小政府、重公平反特權、維護資訊及言論自由等,這些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亦是香港和其他內地大城市的區別所在,維護這些價值不但對香港好,對中國大陸的現代化發展也有重要價值。」(第一篇七大教訓之第七條)
正如不相信個體存在永恆不變的「自我本質」,也從來不認同文化有其不變之核心。在一個文化裏面,不同面向的價值角力拉鋸,有某些價值得以「脫穎而出」被標示為「核心」,正正是某些權力─例如媒體,在運作。把尚法治、大市場小政府等與「成功基石」掛鉤的這一種說法,說穿了不就是要維護「中環價值」的既得利益嗎,在此指稱的「成功」,大概離不開「魚翅撈飯」、「抄股抄樓」的昔日「輝煌」圖像。但是,七年低迷下來,還沒痛定思痛,還是戀棧舊路嗎?
有人或會說,崇法治、重公平、言論自由,不正是一個民主社會的普遍價值嗎,有什麼好反對的?!純就個別價值而論,是的;可是,一旦被冠為「核心」、「成功基石」,就變得碰都不能碰,很容易變成糖衣陷阱,把可以隱藏內裏的矛盾遮蓋。假如,當要崇尚的法是強行立的法、大市場的另一層演繹其實是大壟斷、小政府的意思是盡量外判「卸膊」、所謂的言論自由是大家歸邊……那又當如何?想要提出批判嗎,那你/妳就是反對「核心」、阻礙香港「成功」!一頂帽子扣下來,連個申辯的空間都沒有。領滙事件的「阻人發達」論調,不正正是出於這種論述的邏輯?紅灣事件惹來影響營商環境(大市場)、香港成了「最共產之地」的威嚇言論,不也正是出於對「核心價值」的維護?所謂的「核心價值」,除了可以令香港「成功」,也可以是一種掩眼法,遮蓋真正的利之所在、權之所有。
最後,還想談一談關於「中產」和「草根」。都說最近社會很分化,1月1日的遊行正好看到「中產」和「草根」的對立。但這兩個階級所指稱的,到底是兩群相對穩定的人,還是隨著不同的論述,其所指涉的是可以遊動的?
就目前社會劃分之複雜性,我一向搞不清楚當我們稱某一群人為「中產」或「草根」時,運用的到底是資產、入息、行業、品味、態度還是什麼其他的標準來以茲區分。例如我自己,就往往兩頭不到岸。去年開始供樓成為有樓階級,但沒有餘錢抄股投資(當然也完全不懂),也沒有餘錢去一個旅行;光顧茶餐廳遠多於在decent & elegant的餐廳用膳;會泡咖啡店但絕跡於蘭桂坊等場所;痛恨送仔女入名校學琴學畫等典型中產價值,但偶而也會與追捧這些價值的人排排坐於藝術廳堂;沒有名牌衫褲鞋襪,但同樣不會穿街坊裝;有些時候,某些住屋村的在衣食玩樂上要比我更多元豐富;有些時候,某些負資產的專業人士不及我生活寬裕。這些例子可以一直寫下去,寫在兩個階級的中間。我不了解屋村文化,也無從認同於所有中產價值。說中產怎樣怎樣,說草根如何如何,都像是和我沒有什麼關係。
1月1日,在聲討大奸的遊行中,我不知道裏面有多少是負資產的中產、住屋村的「中產」、有個閒錢抄股抄金的小市民,還是再有一些其他劃分?
還是,與其說是「中產」和「草根」的對立,不如說是「中環價值」的擁護者與有強烈公民意識的群體之間一次沒有對話的抗衡?
3 Comments:
可唔可以放你篇文在in-media的焦點?
我係聰頭.
當然可以啦!
hi 聰頭
littleo
發佈留言
<< Home